莫言故乡拟种万亩红高粱 每亩地补贴1千块钱

   2012-10-18 环球网14690


  高密最大一家农家乐的老板冯涛决定将农家乐改名为“红高粱庄园”。饭店里的包间名称均与莫言小说有关,比如“红高粱”、“白棉花”等。

  10月13日,冯涛请来了青岛农业大学的教授,指导如何种植高粱。他准备明年春天和周围的老百姓进行股份合作,种上200亩弯头高粱。

  “高粱地里有故事”,他要把红高粱电影里的场景搬进高粱地。

  在高密,“只有我这里能看到成片的高粱”。

  “万亩红高粱”计划

  要种一万亩的红高粱,只能每亩地补贴一千块钱,“把本先给农民”,“这一千万先要扔出去”

  冯涛错了。

  胶河疏港物流园区管委会等待这个机会很久了。

  他们的蓝图显得波澜壮阔得多。

  10月15日,管委会拿出了弘扬红高粱文化,打造半岛特色旅游带的计划书。

  这是一个需要投资6.7亿元的项目。包括莫言旧居周围的莫言文化体验区,红高粱文化休闲区,红高粱影视作品展示区,胶河沿岸景观带,以及乡村度假区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他描绘了建成后,水陆交替,红高粱与碧水相互交映的景色。

  在红高粱文化休闲区,将会种植万亩红高粱。在几天前,他们提出的还只是2000亩。

  范珲对这个项目颇有信心。“借莫言的东风”。虽然胶河治理这一项,他认为就要花费近两亿元。

  他希望能够成为政府的项目,再加上社会资金的投入,“三年一定能建成”。

  范珲也担心收益,尤其是万亩红高粱。

  在高密,农民不愿再种红高粱。管委会曾经为了鼓励农民种红高粱,每斤高粱补贴一块钱。

  第二年,即使补贴,也没有人种了。

  现在要种一万亩的红高粱,只能采取每亩地补贴一千块钱的方式,“把本先给农民”。一亩地一千,一万亩就是一千万。“这一千万先要扔出去”。

  目前,高粱很难发展产业,如果旅游不能赚回来。范珲也很明确地表示,“一时半会儿很难赚回来”。但是,他还是期待着政府同意这个项目。

  作为莫言的家乡,他希望,“以大投入、大招商推进大调整、大发展”。

  他认为莫言的家乡必然会成为中国农村的缩影,中国对外形象的窗口。在建设定位甚至应该高于高密,“不能坏了中国的形象”。

  “文化搭台,经济唱戏”

  高密市旅游局局长说,整个山东的旅游口号也可以改一下,“一山一水一圣人”改成“一山一水一圣人一文豪”

  10月11日,杨连才被街头的鞭炮声惊醒了。

  知道莫言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之后,经营旅行社的他激动得再也睡不着了。

  高密不是一个旅游资源丰富的地方。没有山水,一马平川。和周围县市的旅游相比,没有突出特色。主打民俗游,很难吸引大量游客。

  杨连才说,平时做旅游的人在一起聊天,常常想,高密什么时候才能掉下一个景点呢?

  机会来了。

  莫言获得诺贝尔奖,就像是天上掉下的馅饼。“天大的利好”。

  杨连才的旅行社以前只能单腿走路,把高密客源往全国各地送,外地来高密的客源不到5%。

  杨连才这几天思考的都是,如何研发线路,争取外地游客,如何挖掘延伸莫言的景点。

  他说,现在高密旅行社都在跃跃欲试,只是不知道如何参与。“就等政府的消息了”。

  10月15日,高密市旅游局局长王剑智忙着准备一个微博活动。

  活动是让网友推荐最喜欢的莫言小说中的文学地理场景。他生怕点击的人数太多,网络瘫痪,赶着申请容量更大的网络。

  王剑智颇为自得,在他看来,其他部门都还停留在想的阶段,只有旅游局拿出了具体方案。

  这些选中的场景会成为旅游局招商引资的资源。他希望有企业家投资,如果能建成影视城是最好的结果。

  要想拍莫言的电影,肯定要到高密取景。而且,“莫言还在创作高峰期”,王剑智认为电影公司关注莫言,也是投资商的利好。

  对于旅游线路,他说,已经有专家进行了考察。高密市旅游局也根据莫言的旧居在设计自助游和乡村休闲游的线路。

  他想好了几个高密旅游的新口号,“三贤四宝,莫言家乡”。他说,整个山东的旅游口号也可以改一下,“一山一水一圣人”改成“一山一水一圣人一文豪”。

  他思考了一下,自己点了点头,“我觉得这么改不过分”。

  在高密已举行过两次的红高粱文化节加上了旅游两个字。在策划会上,潍坊市的一位领导提出,文化太静态了,加了旅游,让人流动起来,才会有经济收益。

  文化搭台,经济唱戏。

  高密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的局长邵春生认为,从此文化旅游节将成为高密的文化品牌。

  他总结出的“红高粱精神”,也被他称为“莫言精神”:“吃苦耐劳,刚正不阿,谦逊。”

  邵春生告诉莫言,这一次声势要大一点。要搞庆典活动,要有莫言的作品研讨。

  有了莫言,邵春生说,这个县级文化节远远超出了它本身的意义。他希望有投资商能来建设莫言的文化产业。在高密,之前有想建晏子文化园的规划。晏子是高密最早的名人。

  邵春生说,莫言获得诺贝尔奖之后,文化园将有一部分是莫言的文化园。

  “借着热乎劲儿,引来世界级别的文化投资,突破几亿。”文化界的讨论会上,一个人说着,手在空中有力地画了一道弧线。

  莫言说,希望不要太张扬,“搞大了让人家笑话”。

  喧嚣下的平静

  莫言曾说,自己只有站在高密的土地上,创作才有感觉。他喜欢高密的平静

  相对于政府的兴奋,莫言所在的平安庄的村民要平静得多。

  村民郭元礼是莫言小时候的好友,他靠在墙根,跟记者聊起和莫言下棋的往事。

  他说莫言聪明,能背《本草纲目》。

  很少有人看过莫言的书。他们只知道莫言写了自己的村庄。

  莫言曾经在红高粱里写了村民王文义,写他胆小,耳朵被流弹擦破,自己却嚷着脑袋没了。

  村民说,那是真实的。王文义已经去世了。村民一提起他就会想到这段往事。

  王文义的儿媳说,莫言得了奖,他们也跟着高兴。王文义曾经有段时间对这么写他有点见怪。莫言给他买了瓶酒,安慰他说只是用了他的名字。

  他就不再不高兴了。

  《蛙》的主人公原型是莫言的姑姑管贻兰。她也只是平静地坐在家里。她说,莫言写她部分是真的,部分是虚构。作家不容易,她的故事是骨头,莫言还要写肉,虚构是难免的。

  她为侄子高兴,却不愿意去打扰他,一个电话也没打。“自己家人不给自己家人添麻烦”。

  村里人都知道,莫言得的奖是最大的奖,“没有比这个更大的奖了”。

  莫言的叔叔管贻喜说,管家在光绪年间曾经中过探花,莫言这个比状元还要厉害。

  然后,他们继续过自己的日子。

  莫言为人随和,有人甚至说,“他好用”。什么事情,只要求到他,他很难拒绝。

  莫言的家人也是如此。

  莫言的老父亲90岁了,耳朵有点背,听不懂别人的问题,慌张中总带着些惭愧。

  他们接待一批一批的记者,尽力地回答每一个问题。只要记者离开,他们一定会送到门口。如果开车,送出门的人一定会站在那里,不停地招手,直到车开走。

  ……

  莫言从50岁之后,回高密的时间越来越长。

  回到高密,莫言喜欢背着手赶大集。逛市场的时候看到粮食一定要摸两把。

  得了诺奖之后,他说自己压力很大,忧虑重重。

  他希望一切能尽早平息,可以尽快进入创作的状态。

  莫言曾经对邵春生说,自己只有站在高密的土地上,创作才有感觉。

  他喜欢高密的平静。

  □新京报首席记者 张寒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
  • admin
    加关注0
  • 广告合作征集中...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VIP 特权  |  关于我们  |  客服中心  |  法律声明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鲁ICP备12024634号-1  |  鲁公网安备370103020004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