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网商”快速扩张透出什么信号?

   2012-12-13 15250
核心提示:农民网商已成为当前电子商务发展的新趋势。近日在海南举行的2012年APEC中小企业峰会互联网专场上,农民网商的快速扩张现象引起广泛关注。  十八大报告提出,坚
农民网商已成为当前电子商务发展的新趋势。”近日在海南举行的“2012年APEC中小企业峰会”互联网专场上,“农民网商”的快速扩张现象引起广泛关注。

  十八大报告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与会嘉宾认为,信息化加速渗透农业领域催生了“农民网商”和农产品网店。农民通过网络实现了小生产与大市场的对接,将对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产生深刻影响。

  10个网商中有1个是农民

  互联网加速渗透农业正成为中国农业现代化的一个新趋势。近年来除了各地政府设立的农产品产销对接平台外,农民网商异军突起。

  淘宝网调查显示,截至2011年年底,淘宝网农民网商注册总数为171万人,农民网店总数为131万家,农民网商注册人数占比达到10.33%,这意味着每10个网商中就有1个是农民网商。其中,超过一半的网店为去年新增。

  与会专家认为,规模扩大的根本原因是网商具有较好的“辐射效应”。调查显示,平均每家农民网店带动1.63位农民成为网商。2009年,注册地在农村的淘宝网店数为30.6万个,农民网商约45万;2010年,网店数增加至38万个,农民网商63万;而到了2011年,村镇级农民网店已有59万个,农民网商群体97万人,年均增长速度超过40%。

  目前较为有名的农民网商要数山西吕梁市临县农民王小帮,2008年进城务工发现农产品商机后回到农村开了“山里旺农家店”,将本村黄豆、红枣等农产品卖到全国。目前王小帮与多个村落签署定向种植收购协议,发挥“辐射效应”带动村民共同致富。2008年创办至今每天能有130多笔交易,每个月成交金额达40多万元。

  “如果说世界是平的,那么在电子商务领域也是一样的道理。”参会嘉宾敦煌网首席执行官王树彤表示,相比传统商业,电子商务没有门槛限制,只要产品有竞争力就有市场。

  阿里巴巴副总裁李俊凌认为,农村电子商务发展降低了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通过缩小城乡差距实现了新型城镇化,成为中国“三农”问题的对策之一。

  从“走出去”到“引进来”

  与会嘉宾认为,传统城镇化多是农民“异地转移”,进城务工经商。农民网商的兴起改变了传统“打工候鸟”的生活方式。

  海口市荣山镇龙头下村菜农王光日说:“开了网店在家上班,有稳定收入,还能照顾老人和孩子,生活就像城里人一样。”

  电子商务扎堆发展,一方面直接带动物流产业,另一方面则推动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实现城乡有效统筹。海南城西镇苍东村农民农代先说,卖菜网店创业初期,由于农村没法使用快递,只能通过邮局发货。

  随着农民网商的兴起,很多快递公司瞄准了这一市场,将配送范围深入乡村。“不仅发货方便可以赢得更多客户,也方便我们在网上买东西,在家就能收到从城里寄来的快递。在农村就能享受到城里人的便捷生活。”农代先告诉记者。

  据了解,目前在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国内大型快递企业的触角正覆盖乡镇农村。以江苏睢宁沙集镇为例,由于网店发达,一个镇里就有快递企业23家。

  “现在有网店的地方就有快递的身影,倒逼基础设计建设和软件配套服务升级。”李俊凌等人表示。

  电子商务或成破解农产品“卖难买贵”新路

  与会嘉宾认为,电子商务不仅解决农民就业,还能将小生产与大市场对接,解决多年来困扰农民的农产品“卖难”问题。

  万宁市万城镇南岛村委会菜农陈业全告诉记者,以前都是固定的几个菜贩到地头来收购,他们要是不来,蔬菜就卖不出去。今年在网上销售,客户来自天南海北,不担心农产品销售问题。

  农民网商不仅通过网络实现了小生产与大市场的对接,还破除了先工业化后信息化的发展路径,走出了以信息化带动农村产业化的道路,或成破解农产品“卖难买贵”新渠道。

  除了解决销路,由于少了中间环节,通过电商销售农产品还可提高农民利润率,同时获得价格竞争优势,成为农民致富增收新途径。

  记者从商务流通部门了解到,一般蔬菜从田间地头到消费者餐桌,须经历六七个环节,层层加价推高了菜价,而在网上销售至少可以减少两三个中间环节,价格可以便宜30%。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
  • t8240818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农民网会员注册登录
广告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农民网会员注册登录
广告
网站首页  |  VIP 特权  |  关于我们  |  客服中心  |  法律声明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鲁ICP备12024634号-1  |  鲁公网安备370103020004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