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土肥技术实现数字化“一键清”

   2012-11-24 农民日报16680
核心提示:本报记者 王东生 通讯员 高启臣过了11月中旬的北京,即使是在温室里种植较耐低温的叶类菜也都要晚了。可是北京市房山区长沟镇沿河村一位姓李的农民准备种植芹菜的5亩温室
本报记者 王东生 通讯员 高启臣

过了11月中旬的北京,即使是在温室里种植较耐低温的叶类菜也都要晚了。可是北京市房山区长沟镇沿河村一位姓李的农民准备种植芹菜的5亩温室,耕翻、整地等农活都已完成,但播种的当天他却稳稳地坐在家中打开电脑,进入北京市耕地土肥资源管理信息网,在施肥专家推荐系统的栏目中找到了沿河村,按照推荐功能在相关项目栏里选定输入芹菜后,轻点鼠标,一张芹菜电子施肥建议卡便跃然屏幕。

据北京市土肥站站长赵永志介绍,为了实现土肥技术推广数字化服务,从2003年起北京市土肥站就着手进行土肥技术推广数字化服务的开发与建设,按照农业部针对耕地资源管理方面的相关标准,对全市进行二次土壤普查,根据30多年对京郊耕地质量长期的定位监测,结合获取的600多万个测土配方施肥土壤数据,进行全面分类整理,采用“3S”技术成功建立起土肥技术推广数字化服务系统。其中,施肥专家推荐系统,储存了全市农业生产中的粮食、蔬菜、果树、经济作物等44种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农民可以坐在家中的计算机面前,按照提示点击鼠标,将土壤养分含量,以及所种作物品种等信息输入相关栏目中,大约一分钟,就可得到电子施肥建议卡。

耕地质量动态监测和预警功能,通过对建立在全市的970个耕地质量定位监测点每年获取的30多万条数据进行标准化分析,及时发布全市耕地质量动态变化规律和土壤养分状况,以及耕地土壤的生产力、承载能力及肥料施用效益等相关情况,为决策部门合理利用耕地土壤资源、保护和提高耕地土壤质量,科学施肥,调整种植业结构和作物布局提供依据。

通过该系统,不仅可以了解京郊土壤资源、耕地质量、土壤养分状况,以及耕地土壤的生产力、承载能力及肥料施用效益等整体情况,还可以查询到一个村的相关情况,为一家一户的农民在种植品种、肥水管理方面提供相关服务。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
  • admin
    加关注0
  • 全站广告征集中...
农民网会员注册登录
广告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农民网会员注册登录
广告
网站首页  |  VIP 特权  |  关于我们  |  客服中心  |  法律声明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鲁ICP备12024634号-1  |  鲁公网安备370103020004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