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绿色“稻+”模式 拓宽致富“稻”路

   2023-04-17 重庆市农广校177670
核心提示:放在20年前,韦信忠怎么也不会相信,在这一度抛荒的田里,自己竟然能种出优质的生态水稻。不仅如此,他还通过“稻+N”的种养循环模式,蹚出了一条特色现代农业新路子,


  放在20年前,韦信忠怎么也不会相信,在这一度抛荒的田里,自己竟然能种出优质的生态水稻。不仅如此,他还通过“稻+N”的种养循环模式,蹚出了一条特色现代农业新路子,带动周边的父老乡亲实现增收致富,在小康路上越走越稳。

  从一个在大城市打拼的“包工头”到扎根乡土的“新职农”,这需要很大的勇气。韦信忠骨子里就是有这么一股“执拗劲”。在合作社的产品加工房里,看到一粒粒色泽光亮的大米从生产线上缓缓流出,晶莹剔透、熠熠生辉。“今年收成挺不错,趁着天气好,抓紧加工生产,很多客户等着吃我们的新米。最近市场行情很不错,批发价在每千克8元左右,今年产值预计可达40万~60万元。”合作社社长韦信忠乐呵呵地说。

  不做“包工头”,回村当干部

  1997年,20多岁的韦信忠怀揣梦想到上海闯荡,在建筑行业找到了一份“打杂”的活儿。韦信忠踏实肯干、吃苦耐劳,老板看在眼里,觉得这个小伙子可靠,便给了他一个承包工程的机会。头脑活络的韦信忠和村里几个伙伴商量过后便决定接手。就这样,韦信忠成了一个小“包工头”,开始承接一些中小型的建筑项目。这一干就是整整7年。

  2004年,韦信忠中断了打工生涯,拿着攒下的钱回到老家古花镇木瓜村,打算创业。在村委会的推荐下,韦信忠决定试水牛羊养殖。2005年,韦信忠买下60多头牛和10多只羊,踏上了养殖路。由于缺乏养殖经验,一场疫病,导致20多头牛病死,这让原本自信满满的韦信忠瞬间心灰意懒,他决定放弃养殖,将剩下的牛和羊低价处理掉。初尝创业失败的苦果后,韦信忠决定再次外出谋生。2007年他前往天津务工,从事的还是“老行当”——建筑业。原本打算好好打工挣钱,重新积攒一些财富,谁知,刚安定下来的心又开始动摇了。原来,木瓜村村委会因村里大量年轻人进城务工,村团支部书记人选空缺。韦信忠为人热心、随和,做事干练,在村民心里留下了较好的印象,村委会经商议,觉得韦信忠是担任村团支部书记的“不二人选”。在村委会干部的力劝和邀请下,韦信忠回到了木瓜村,担任村里的团支部书记。

  在任村团支部书记期间,韦信忠兢兢业业,热心为民办事,赢得了乡亲们的一致认可。2011年他又当选为村委会会计,2013年当选为村委会主任。2015年,各地政府积极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身为村委会主任的韦信忠也心潮澎湃,思考着如何借着脱贫攻坚的东风,将木瓜村的特色产业发展起来,带领村民们走上致富路。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
  • admin
    加关注0
  • 全站广告征集中...
农民网会员注册登录
广告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农民网会员注册登录
广告
网站首页  |  VIP 特权  |  关于我们  |  客服中心  |  法律声明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鲁ICP备12024634号-1  |  鲁公网安备370103020004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