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农户投身电商大市场 打通村民网上“买卖”渠道

   2015-02-02 中国农村网2750
 
  唤醒农村“沉睡”的消费力
 
  如何把握电商脉搏,深入挖掘农村潜在的商机和消费能力?
 
  在去年“电子商务进万村工程”动员大会上,德清给出的答案是,计划用3至5年时间,在全县农村建设152个电子商务服务点,为农村居民提供网络代购、农产品销售等服务。
 
  记者从德清县商务局了解到,目前德清专职从事电子商务的人数在800人左右,兼职人数在4000人以上,在“天猫”设店52家。对于43万人口的德清来说,电商人员比例并不算高,特别是在农村,巨大的消费能力尚处于“沉睡”状态。
 
  但与之形成反差的是,电子商务巨大的发展潜力。就拿德清全年电商销售额来说,2013年这个数字是7亿元左右,2014年则突破了25亿元,增长三倍还多。
 
  德清县商务局副局长潘志平表示,通过实施电商进万村工程,力争到2015年全县农村居民通过网购消费占日常消费的比例达到20%以上,逐步构建通畅高效的现代化农产品流通体系。
 
  为青年电商创业亮“绿灯”
 
  电商“下沉”到农村,成了当下电商产业发展新常态。作为农村电子商务的主力军,德清是如何精心培育农村青年电商发展这片土壤的?
 
  去年6月,位于德清科技创业园内的德清电子商务产业园启用,为电商产业的集聚发展、人才培养注入了活力。
 
  德清县委书记张晓强表示,德清出台了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实施方案,给予青年电商创业者在税收优惠、创业补贴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同时,每年安排5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扶持电商发展。
 
  张晓强介绍,德清还实施电子商务进万村、“讲道德·更健康”诚信农产品、特色浙货网上促销“三大工程”,不仅突破了农产品传统的销售模式,为农村青年创业打开渠道,还激发了他们从事电子商务的热情。
 
  “特别是与淘宝合作设立德清馆,实现了小农户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让德清优质农产品走向了全国。”张晓强说。
 
  专家观点

  农村电商发展也要因地制宜
 
  浙商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郑明治:青年是农村电商发展的中流砥柱。他们更具活力,能较快接受新鲜事物,应该加快对农村青年电商人才的培养。
 
  阿里巴巴资深运营总监、浙江大区总经理孙利军:在电商下乡的新常态下,销售或盈利不再是农村电子商务的重点,它会逐渐由一种商业模式转变为服务农村的新形式。
 
  德清县青年电商协会会长盛燕萍:德清有“洋家乐”、有淘宝德清馆,在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上应该结合自身特色,按照自己的模式走电商之路,而不是单一复制别地的成功经验。
 
  德清电商协会会长杨安全:德清的优势在于县域内优美的生态环境,利用好这一优势,打造出绿色健康的农产品品牌,推广“德清诚信农产品”的金名片,促使农业转型和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
  • admin
    加关注0
  • 全站广告征集中...
农民网会员注册登录
广告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农民网会员注册登录
广告
网站首页  |  VIP 特权  |  关于我们  |  客服中心  |  法律声明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鲁ICP备12024634号-1  |  鲁公网安备370103020004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