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蔗糖业遭受“两面夹击”“第一车间”如何突围

   2014-03-17 人民日报5730

  种植科技化——

  新品种增产30%以上,节水灌溉正改变“靠天吃饭”格局
 
  走进崇左市江州区太平街道驮逐村宜阳屯甘蔗高产示范基地,看到一排排挺拔粗壮的甘蔗,单根高近2米、重约8公斤。
 
  “这些平均亩产8吨、最高亩产15吨的大甘蔗,是我们引进广西大唐公司自主研发繁育的壮糖1号甘蔗新品种。”太平街道办主任谭春丽告诉记者,这是目前广西最高产的甘蔗品种之一,比普通甘蔗品种增产30%以上。
 
  在大唐公司的示范带动下,江州区率先在广西实现了甘蔗高产高糖新品种的规模化繁育。近期,大唐公司相继启动了投资1.98亿元的甘蔗高产高效现代化集成技术项目和投资1.3亿元的江州区大唐农业科技循环产业园项目。
 
  “咦,你这蔗地里怎么还有鸡粪呢?”在新糖甘蔗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千亩高产示范基地里,面对记者的疑问,蒙毅广笑着说:“这是我亲自跑到玉林的一家大型养鸡场花钱买来的。”
 
  “用农家肥种植甘蔗特别好,可以改善土壤板结状况,提高土地肥力,提高甘蔗产量。”他说,合作社农民种植的甘蔗平均亩产8吨以上,最高的有14吨,创下当地农民种蔗单产“神话”。
 
  “实践表明,采用优质的生物肥甘蔗糖度可提高2度,亩产量可提高2吨以上。”刘登科说。
 
  科技无处不在。在驮卢镇安定屯甘蔗高产示范基地,一条条水管像“血管”穿行蔗海,数控房就是无数“血管”连接的“心脏”,由电脑精确配比的水肥由此注入水管,再通过等距漏孔一滴滴渗入甘蔗根部,保证甘蔗秆粗叶茂,长势良好,让“望天田”变成“丰产田”。
 
  “采用水、肥、药‘三位一体’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可实现灌溉与施肥、防治病虫害同步进行。”江州区区长陈光恩说,该区已成功实施10万亩项目,依托高效节水灌溉平台,每亩可以节肥20%以上,节水30%以上,亩产增3吨,亩增收1000元左右。
 
  为加快甘蔗生产提级增效,2012年,崇左市作出实施百万亩甘蔗高效灌溉项目战略部署。两年来,累计完成甘蔗高效节水灌溉面积36万多亩。广西糖业协会理事长农光说,节水灌溉大规模推广后,国内食糖产业长期以来“靠天吃饭”格局将有望得到扭转。
 
  生产机械化——

  收割轻松快捷,效率提高10倍以上,每亩可增产30%
 
  崇左市驮卢镇安定屯一片甘蔗地里。“隆隆、隆隆……”几台橘红色的“大家伙”驶进甘蔗地里,所到之处,机声轰鸣、蔗叶纷飞,蔗叶繁茂的蔗林瞬间就变成一大车一大车的甘蔗,源源不断运向糖厂。
 
  这是崇左从美国引进的甘蔗收割机在作业,切梢、切割、剥叶、输送、收集等工序一气呵成,甘蔗收割工作变得轻松快捷。
 
  “人工收割甘蔗1人1天能砍收0.7—1吨,甘蔗收割机一天能收300多吨左右,相当于300人1天的工作量。成本上,人工收割每亩400元左右,机收不到100元。”江州区农机局局长郭振浩掰起手指算起了账来。
 
  本榨季,江州区机械收割甘蔗的面积达到2.9万亩,规模为广西最大,这也为正处于甘蔗收割机械化瓶颈的广西蔗区带来了希望的曙光。
 
  据统计,2013年崇左市甘蔗种植面积428.21万亩,建立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片42片面积11.09万亩。驮逐村陇铎屯蔗农算了一笔账:“过去我们用牛耕种,一个劳动力5天才能种下一亩甘蔗,每亩成本高达750元。现在好啦,请大马力拖拉机深耕种,一天可耕种30—60亩,一亩成本仅需490元,工作效率是人工的10倍以上。牛耕地只能深达15—20厘米,拖拉机深耕达到60厘米,每亩可增产30%。”
 
  据了解,今年2月,广西已启动优质高产高糖糖料蔗基地建设试点工作,到2015年1月底将建成50万亩示范基地,实现经营规模化、种植良种化、生产机械化、水利现代化,力争平均亩产达8吨,蔗糖分达14%以上。计划用3—5年时间完成500万亩优质高产高糖糖料蔗基地建设。
 
  广西壮族自治区发改委的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后广西将以糖业产业的机械化、现代化提升综合竞争力,力争在当前的发展困局中走出一条突围之路。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
  • admin
    加关注0
  • 全站广告征集中...
农民网会员注册登录
广告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农民网会员注册登录
广告
网站首页  |  VIP 特权  |  关于我们  |  客服中心  |  法律声明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鲁ICP备12024634号-1  |  鲁公网安备370103020004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