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培训谨防“花架子工程”

   2012-09-19 广西日报吴家宁16290
核心提示:吴家宁实施农民培训工程是提高农民致富技能的重要措施,是新形势下发展现代农业、培育新型农民、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内容。然而时下,在一些地方,农民培训工程演变成了
吴家宁

实施农民培训工程是提高农民致富技能的重要措施,是新形势下发展现代农业、培育新型农民、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内容。然而时下,在一些地方,农民培训工程演变成了“花架子”政绩工程,令人堪忧,主要表现在:

一是就业培训组织机构众多,培训项目鱼龙混杂,而且由于标准不一,各自为政,往往令农民眼花缭乱、应接不暇、无所适从。二是培训机构师资薄弱,设施设备简陋。以牺牲培训质量来降低培训成本。这样不但浪费人力物力,农民花了不少时间,却没有学到多少东西。三是部分培训工程流于形式,不注重跟踪辅导和“训”后服务。

那么,如何提高农民培训的“含金量”呢?笔者认为:首先,应精选培训机构。各级政府要严格审查各培训机构制定的培训方案,重点审查培训内容、时间以及培训后指导和帮助就业的措施等情况综合起来,择优选择,委托实力强、信誉好的培训机构承担培训任务。

其次,要严格培训管理,因材施教。各培训机构要加强对教师和学员的管理,及时掌握农民的培训情况和处理培训中出现的问题。同时,如今的农民所从事种养等各种产业的情况千差万别,自身文化水平也参差不齐,技能需求也大不相同。所以,培训机构应充分尊重农民的选择,在教学过程中因材施教,灵活教学。并结合农民的实际情况,在培训时间安排、内容选定、授课方法等方面加以改进。

最后,要做好“训后服务”。各级政府、培训机构和授课老师要重视培训的“训”后效果跟踪服务,定期或不定期追踪培训后的农民的技能掌握、就业创业等情况,帮助农民解决在实践中出现的疑难问题。还可适时将培训的内容进行“回炉”,根据情况重新调整培训计划,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总之,农民培训工程是一个系统工程,绝不能当做“花架子工程”来搞,它需要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关注,让农民学到真正的技能。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
  • admin
    加关注0
  • 全站广告征集中...
农民网会员注册登录
广告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农民网会员注册登录
广告
网站首页  |  VIP 特权  |  关于我们  |  客服中心  |  法律声明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鲁ICP备12024634号-1  |  鲁公网安备370103020004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