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湛江多地木薯滞销 加工大户濒临倒闭

   2013-01-30 南方网17340

  高息借贷民间资金
  
  事后,很多人才知道,光大酒精公司短期内对生产设备进行更新建设投入的大量资金,是黄武光以高息借贷方式筹集的民间资金。
  
  “2010年,我借给黄武光150万元,但到现在,总共才拿到十几万的利息。”1月16日,在湛江做建材生意的刘先生告诉南方农村报记者,他之前和黄武光有生意上的往来,感觉这个人很实在,光大公司发展得也很好,于是,当黄武光开口借钱时,他便很爽快地答应了。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黄武光承诺月利率3分(3%),而这意味着,“150万借款,一年利息可达54万元。”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债权人表示,经过这两个月来的初步统计,现在光大酒精公司的负债总额已经达到了3.3亿元,除少量银行贷款,大部分为私人借款。“黄武光在资金还没有回笼的情况下,就进行了更大规模的投资。”该债权人分析,盲目的资本扩张,让光大酒精公司陷入了恶性循环之中,并最终导致了资金链的断裂。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民间借贷的利率可以适当高于银行的利率,但最高不得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4倍,超出此限度的,超出部分的利息将不予保护。2012年7月一年期银行贷款年利率为6%,折合成月息为0.5%,黄武光向大多数债权人承诺的3%月息,已超过4倍标准。
  
  1月24日,黄武光在电话中告诉南方农村报记者,到去年11月底,他通过各种渠道借贷的金额已超过了3亿元,其中部分属于以较高利息借贷的民间资金,但这些资金都用于企业经营,“现在出现的问题,我也没有想到。”
  
  公司资产已被查封
  
  南方农村报记者调查发现,由于傍着光大酒精公司这棵大树,当地许多农民从事木薯种植。产销加工生产链的突然断裂,让许多人措手不及。
  
  “这两个月来,不断有农民打电话过来,问我们什么时候开始收木薯。”1月16日,光大酒精公司分管技术和生产的王副总告诉记者,公司每年可消化麻章、遂溪乃至吴川、雷州等地相当数量的木薯,“今年公司停产,这些种木薯的农民首当其冲。”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按照日产量100吨酒精、生产一吨酒精需要7-9吨新鲜木薯来算,2个月下来,公司能消耗新鲜木薯约5万吨,“如果按照一亩地产木薯2吨来算,光大公司停产期间,至少减少了2.5万亩木薯的需求量。”
  
  在麻章区太平镇草盘村、福兴村等地,多位村民向记者表示,由于无人收购,他们只好将木薯送到镇上以较低价钱出售,或者将新鲜木薯晒干暂时储存起来。
  
  “今年生意确实不太好做。”长期在麻章、遂溪等地从事木薯收购的陈先生说,由于失去了光大公司这个大客户,他们现在只能减少收购量,收购的木薯主要卖给附近的饲料厂以及遂溪一家规模较小的木薯酒精厂。
  
  1月17日,麻章区政府一位工作人员在电话中告诉南方农村报记者,由于光大公司问题涉及金额较大、受影响人较多,该区目前已经成立了专门工作小组,法院也已对光大公司资产进行了查封,至于下一步如何进行破产重组、债务清偿等,则主要由法院来具体执行。
  
  麻章区人民法院麦副院长介绍,目前,法院已为近40个债权人状告光大公司立案,但由于目前案件细节尚不明确,还不能确定是否属于非法集资,“光大公司对债权人的高息借贷,将从立案之日起停止计算利息,双方之前约定的利息属于法律保护范围之内的,将在破产重组之后进行偿还。”
  
  “破产重组有可能会采取两种方式,一是将债权转为股权,一是通过外部注资偿还债务。”麦副院长说。
  
  ■编后
  
  给农民多系几条“安全带”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锡文日前在展望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时指出,商业资本进入农业生产领域之后实行的“公司+农户”模式,存在监管难问题,因此,绝大多数情况下,农业应采取家庭经营方式,但在农产品(5.99,0.00,0.00%)加工领域则不妨引入城市商业资本和龙头企业。
  
  然而,从湛江部分薯农眼下面临的窘境来看,陈锡文的话只说了问题的一半。即使有加工企业能够为小农模式的产品销售兜底,并不意味着农民便可以高枕无忧。在农产品主产区,分散的生产者与大型加工企业之间已经形成了固定而紧密的产销关系,但由于二者之间不存在任何法定契约,一旦农产品加工企业因种种原因突然停摆,势必导致农产品大量滞销,农民则有苦难言。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农民对于这些“资本大鳄”的经营状况和潜在风险并不了解。问题一旦爆发,给许多赖以为生的农民带来的打击,往往是毁灭性的。
  
  有关部门应对大型农产品加工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进行必要监测,发现异常及时发出预警;农民也可尝试抱团取暖,以生产合作组织形式入股加工企业;同时,农业保险企业应考虑将加工企业的经营风险纳入农产品市场风险范畴之内,对受损投保农民予以理赔。
  
  虽说商场如战场,但对于最弱势交易方的农民来说,政府与社会不能眼睁睁看着他们走钢丝,而应给予更多制度关怀,为其多系几条“安全带”。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新闻
  • admin
    加关注0
  • 全站广告征集中...
农民网会员注册登录
广告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农民网会员注册登录
广告
网站首页  |  VIP 特权  |  关于我们  |  客服中心  |  法律声明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鲁ICP备12024634号-1  |  鲁公网安备370103020004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