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节到,走马山东青州,最热闹莫过于坐落在黄楼街道的北方花卉交易中心。作为青州最主要的花卉生产和销售集散地,这里到处是姹紫嫣红,虽是寒冬腊月,却更显生机盎然。
“土”“洋”花卉交相争艳
在交易大厅内,记者看到,这里不仅有各式各样的本土花卉,“洋”花卉也占了很大一部分市场。
在亚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摊位前,一株红如玛瑙的“红运珠”格外吸引眼球。经理董春燕介绍,这种花来自荷兰,名字是进口后根据国人的喜好起的,“这种花看上去喜庆,虽然一盆要1500元,但买的人还是很多!”作为“东道主”的本土花卉今年则主打起“造型”牌。“后面最高的这枝兰花叫文心兰,前面几株矮点的叫兜兰,它们形态各异,颜色不同,组合在一起,再加上一些观赏石,寓意世间万物和谐相处。”鲁花苑花卉园艺场经理单连娟介绍起自家的兰花造型如数家珍。有了造型的兰花,身价也跟着倍增,一盆能卖到三五千元,日销售量达两百多盆。
外乡人也甘当“护花使者”
在大厅买花间,你总能听到一些外地人操着天南海北的口音向你介绍花的品种和价格。来自甘肃天水的王大龙就是这其中的一位。
37岁的王大龙自2003年来到青州从事卖花生意后,家里的经济状况也因此有了极大好转。“一年能收入20多万元吧!今年我打算在青州买房子,把老家的孩子也接过来,让一家人团聚……”谈起未来,王大龙充满了希望。据青州花卉产业管理办公室严隽介绍,在这里从事经营的外地客商已经占到了近一半,他们不仅把青州花卉卖向了全国,也把新品种、新技术引进了青州。
花香引来各地“采”花人
“这种叫什么花……”来自广东的花商袁晓玲转了一圈后被一种用透明塑料瓶装的绿色植物吸引。她介绍,自己从事贩花生意多年,但最喜欢的还是来青州买花。“这里不仅价格合理,品种更是齐全。”
“我们每天都接待很多批外地客人,有安徽、山西、上海的,也有东营、淄博的,现在我还能说上几句上海话呢!”黄楼镇辛庄村花农张金成自豪地说。据了解,为了吸引更多外地客商,青州规划建设了新的花卉交易市场,每年举办花卉博览交易会,搭建了网上电子交易平台,建起了中华盆景园、花卉高科技博览园、青州(国际)花卉创业园等多处高档花卉生产基地。青州全市花卉种植面积达到11.8万亩,年交易额56亿。